iDESIGN简报第5期

iDESIGN 简报第5期

封面:
Be Cool/Be Small/Be Local/Be Anonymous

Be Cool

如果要选这两年最酷的网站,无疑是 twitter,虽然对我来说使用最多的不是它而是 friendfeed。前后也看了不少人写的关于 twitter 的文章,有的是一大套的分析,诸如求证这是一种发展规律的必然性等等,有的从各种背景资料出发,试图回过头去揣测 twitter 的远见,等等。当然其中文章也有它价值的地方,但我不太赞成那些用一个假象的理论框架去套这个成功的产品,从而使用这个框架来作非常重要的指导,而这个理论框架的合理性甚至正确性(有时会上升到唯一正确性)就是“套”这个过程是行得通的。因为这样一个过程很容易忽视一些根本的东西,尤其这个根本的东西看起来是很浅表的,而当来作指导的时候,就会陷入模仿,或者照虎画出一只猫。比如我认为 twitter 的成功就是因为 cool,cool 不是一个理论,所以它没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为什么我们周围的创新都陷入模仿的困局,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在追求那些“框架”理论,即我们这里说过的模板化的创新思维。我们不缺各种“规划、布局、系统化、多功能化……”,唯独就没有“让我们就做一个很酷的东西吧,哪怕看上去像狗屎”(这也是一种浪漫主义)。目前我们见到更多的还是分析这分析那(facebook,sns),假象出一个宏伟的框架,最后做出来的还真是狗屎——当然是不酷的狗屎。这不是否定分析的价值,而是对模板化的创新思维的质问,要打破这个模板的禁锢,就是 Be Cool。

从传统中的重谋轻技,到现在忽视这种看似偶然性的创造力,是否是因为我们的个体性一直被压抑这个原因呢?这里强调 Be Cool,并不是否定框架,而是因为前者的缺失使得后者被曲解,甚至缺陷掩盖了它的优势。更糟糕的是,“模板化思维”带入了 Be Cool 的过程中,我们学着去 Cool,但是这个 Cool 仍然不是从自我解放中滋生,不是基于性格,而是一种风格上的描摹,这样 Cool 就成了一个新的框架。这其中有积极的成分,但按着别人的脚印去走路,无论其中的积极成分发挥怎样大的作用,只能说“走路的姿势扭的很酷”。

Be Small

“我以后要做大企业家!哪一方面都可以,但一定要大!大吃小,小被吃。” 这是《长江7号》里面的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台词,配合上演员的表情。这句话也是中国企业的普遍价值观,没听过那个企业说过“我不想做大”,有多少企业倒在“做大”的过程中,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中国生产力现状决定的,以规模取胜,不像发达国家的小型技术公司那样,那么这些“做大”的企业或者说“大企业”有哪一个他们的产品是你真心喜欢的呢?(相关这一点在 iDESIGN 上关于品牌时曾讨论过)甚至有这样一种感觉,如果一个中国企业在费尽心思打造自己的产品,这家企业极少可能是一个大企业或者说一家有雄心壮志的企业,因为中国梦就是“500强”啊。但是时代变了,互联网或者信息化解放了生产力——从单纯汇聚形态走向分散(借用一个术语就是“去中心化”)。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大”开始瓦解,“小”开始丛生,这些“小”或许想做大,但不再有像《长江7号》里小女孩的那种志向和口气。

回到创新和设计上,再拿 twitter 来做一个例子,假象它生在中国互联网,也是以 cool 开头,当获得第一步成功之后,它会长成什么样子?或许会比 Vista 还复杂了,更不用说会把有人气的功能削减,不会增加功能或许还有“懒”或者“坐享其成”的可能性,但“削减”不是拿自己开刀吗。在设计过程中,这是一个经常触及的问题,当一个好的点子开始,各种“这样不错,那样不错”就多了起来,不断的增加,而在抉择的过程中很难放弃一些不错的附加,从而选择了如何融合,而很少去考虑剔除。而当这种“增加”只是作用于广度而不是深度上的时候(关于设计的深度可以见 iDESIGN 第2期最后一篇),就出现了“做大了但是没意思了”这种情况。

连接起上面说的“重谋轻技”的传统,Be Big 的思路和重原型以及 Thoughtless Acts 等是相背的,而设计不可能是一本哲学书,那么就是一味的深思熟虑以及做大的思维很容易带来中间链条的脱节,比如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消费者无法与你的设计沟通,或者是带入了我们那篇关注设计纵深度中说的第一种类型——死胡同。

Be Local

Be Local 我们在介绍 Campana Brothers 的工作室照片也提到过,他们的工作室既不是一般想象中的那种写字楼,也不是那种废弃轧钢厂改建的“创意工场”,就很普通的一个房子,他们这个工作室也非常符合他们的设计风格,在 iDESIGN 上也有过讨论,引用他们的一段话:“一开始我们就努力将巴西隐藏的一面展示给世界——有些是巴西人并不以为荣耀的,我们有勇气将巴西的现实作为生活和文化中有诗韵的美学元素,也许就是这一点让其他国家的人认可我们的设计的原创力。不管如何,我们绝不会做什么极简主义巴西或者简单的从其他文化范例中拷贝而来……”

Local 在这里不单指“全球化、本土化”里面这个本土化,而是一种草根的心态,所谓草根,就是生长于泥土的。如果拿这一个问题去问设计师,你未来的自己的工作室或者公司会是怎样?大多数会给出上面两种答案,要不就是高档的写字楼的感觉,要不就是那种非常有艺术气质的,这也和上面说的模板化一样,因为有样板的影响,实际上没有规定设计工作室就一定得这样。

当一个人的思想脱离了他的躯体,叫做“灵魂出窍”,把这种关系映射到设计和创新上,就是脱节,包括“眼高手低”、“概念上的”、“脱离自我”等等。当我们还没有真正认识自己所处的“Local”的时候,往往把自身和某种样板的差别作为一个等级的差别时,当样板是一个没有根基的东西的时候,它的代表性是虚伪的,那样带来的结果就是那篇文章评论中贴得那种情形:”一杯DJ,加一点SALT,不要SUGAR。”

Be Anonymous

Anonymous 是匿名、不记名或者无名氏的意思,通常谈论设计时说到 Anonymous 通常是关于设计签名的问题,但我们这里不是关于这,这里说的 Be Anonymous 是为了抵抗主流的吸引以及主流对于多样性的破坏。

主流有着非常强大的吸引力,可以让别人投怀送抱。一旦个体被主流吸引并抱团同化,与这个个体的独立性捆绑在一起的多样性就消失了。我们可以从周围以及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位小弟因为自己的特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后各种关系开始产生,一个大的组织就开始招安,被招安后的小弟就同流合污,就不复当年猛了。那么为什么不说“Be 独立”而要说“Be 无名氏”呢?因为这个主流的吸引中除了归属感之外,有“名”的部分,为什么追求这个“名”,因为没有看到自己作为“无名氏”的真正价值。这里的“名”不是指名利的名,而是一种类似符号的东西,有象征性的东西,比如“好的设计”的代名词。简单举例,就如手绘,很多人人无意识画着画着就画成了某一种被主流认识的风格,就是这种无意识认同,是对主流的投降,否定了自我探索的可能,也让多样性稀释了一份。

《iDESIGN 5》


one and other

The Fourth Plinth ,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展览项目,展览地就是一个柱基。第四柱位于伦敦特拉法加广场西北角,1841建成,但由于资金短缺,未能按计划中在这个柱基上放置雕塑,就一直空着,1999年皇家艺术学会建议将其作为一个艺术展览场所,而后由市长负责,10年间展出各色各样的作品。过往的作品可以见伦敦政府网上的 The Fourth Plinth,也可以见卫报的一些跟踪报道

目前展出的是 Antony Gormley 的 One & Other,这个项目从7月6号开始持续到10月14号,100天2400小时,将有2400人登上这个第四柱,在这属于他/她的一小时可尽情展示(想怎样就怎样),而且我们可以通过网站实时观看。同时卫报的网站上也有详细的报道,比如一些精选的表演。 Antony Gormley 认为这个项目挑战了一些通常想法,即只有一些人,一些英雄或者那些为国家服务的人才有资格登上第四柱。


花样年华片头

我们这里曾经贴过一些优秀的电影片头设计,也有专门介绍电影片头片尾设计的好网站 The Art of the Title Sequence。而这个 the Movie title stills collection 有特色的是它关注的是片头的静帧图像,确切说是出片名那一刻的图片。这个网站收集了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一直到当前。这一张图片相对于整部电影来说,在数量上来说是,或许就是其中的一帧,信息的含量非常有限,但是我们从这些优秀的设计中可以看出它的一些代表意义。更有意思的是当一个年代一个年代看下来,就如同看一部设计史。

[ i D 公 社 ] 虽然是关于工业设计的,但是我们介绍的内容却通常涵盖很广,介绍平面设计方面的也很多,这样做不是单纯追求信息的丰富,而是我们可以从其他比如平面设计中获取一些启发。这其中直接的启发相对较少,更多的是一种设计感的积累。同时也建议大家无论有没有兴趣都可以尝试做一下平面设计,尤其当对平面设计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去尝试,更能挖掘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也可以摆脱我们这期封面文章说的框架的束缚,因为我们没有知识没有规矩没有系统没有经典作品的束缚,如何用平面的视觉语言去表达。如果对平面设计有一些了解,那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尝试来发觉那些框架对自己的束缚,比如他人的作品对自己的影响如何在画面中流露出来,我有没有必须这样去做……


art of wall

这是通常的墙,而不是我们一看到就想到的“GFW”。一个题为《scratching the surface》的主题展览,将墙作为交流的媒介载体。或许在“GFW”上我们也可以凿出这样的作品。


深泽直人台湾讲演

深泽直人到台湾做了一个讲演,你可以在找到一些演讲记录。

深泽直人这次演讲的主题是融入自然的设计,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自然,提到的轮廓线(outlines)在他的那本书中有介绍(即一个产品的外轮廓即是包围了这个产品,同时也承接了周围环境,对于环境来说,这个轮廓是产品勾勒出的,对于产品来说,这个轮廓是环境预留出的),我的理解是这是一个切入点,或者是一个视角,从这样一个视角去看待,产品和环境就产生了一种基于形体之间的相融关系。深泽直人还提到了原型 (archetype,不是样机的那个prototype),这个原型可以简单理解为“这个物品的原本样子”,一种稍微上升到哲学的概念,即这个原型是脱离于个体的认识,输入大众甚至是唯心观念上的原本,如果放置于设计中,我们可以称这是“这个物品以及大众对这个物品认为的’其中唯一‘”,简单说就是人们集体无意识的对某一种物品的理解,当然大众通常不会详细描述而出,他们不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怎样的东西,而设计师可以将其发掘出,当放在大众面前,大众会说“这个东西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好的设计就应该在人们的内心中寻找这种原型 (archetype)。深泽直人还提到他工作时候不是用眼睛来看,而是用眼睛来感觉。其他的见上面两位朋友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