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SIGN简报第4期

idesign 4

封面:

翻过这道墙,你就能看到 iDESIGN。如前篇所说,我们不会放弃 iDESIGN,你可以从 [ i D 公 社 ] 的变化(比如常规更新停滞),就可以察觉 iDESIGN 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实际上我可以将发布在 iDESIGN 的信息直接发布在这,对于 [ i D 公 社 ] 或许能带来更多的人气或影响力,更高的PV之类,但我们愿意将分享、交流和讨论的第一阵地转向 Friendfeed 上的 iDESIGN,因为可以看见 iDESIGN 带来的价值。iDESIGN 是一个自由、没有所属、人人参与的交流社区,Friendfeed 的良好工具性可以让我们更有效和直接获取对于自己有价值的东西。

我们前面有一道墙,但也只有这一道墙。[ i D 公 社 ] 网站上贴的多数视频已经看不了了,因为你上不了 Youtube,Blogspot 上的文章也看不了,Twitter 上不去,好多设计网站上不了……即使我们只关心设计,难道真甘心窝在家里闭门造车吗?我喜欢“ Tear Down The Wall ”这句话,不仅是因为里根在柏林墙前对戈尔巴乔夫这样说(Tear Down This Wall),还是 Pink Floyd 的《The Wall》或者其他如 U2 在他们的歌词中写道,喜欢这句话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欲望,我们身边这些阻挡隔阂自己的墙会不断出现,无论是GFW,是别人将我们围起来的,还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筑起来的,只能通过不断推到它们才能走向一个新世界。翻出来吧,并不如你想象的那样麻烦,iDESIGN见。

《iDESIGN 4》


wassinklundgren empty bottles

聚焦和涣散以及一些审美问题

上图是荷兰两位荷兰年轻艺术家 Root Wassink 和 Ruben Lundgren 拍摄的一组主题照片《空瓶子》,他们在中国拍摄各种情形下人们拾捡空饮料瓶,6月20号到8月10号在北京美术馆展出,一些图片可见 designboom。可能很多人马上会想起以前更著名的一个拍摄中国市井的摄影师 Michael Wolf 的作品,类似的也有好多,iDESIGN 现在提到的可以点击这个链接查看。

我在 iDESIGN 以这个作品延伸讨论交流了一些想法,因为有朋友提到:“这有什么奇怪的,中国人拍中国、外国人拍外国市井多得是,不过不是“外国人拍中国”,没有引起关注而已。”,使我产生了一些这样的疑问:“那中国人拍中国人的市井为什么没有外国人拍中国人的市井更有吸引力(名声大),为什么外国人拍外国人的市井没有外国人拍中国人的市井更有吸引力(名声大),为什么外国人拍摄中国的其他没有外国人拍中国人的市井更有吸引力,为什么中国人更加关注外国人拍摄的中国人的市井而不是其他呢?”,以这个问题出发,对一些审美问题尝试讨论一下,转贴如下:

虽然讨论很有可能演绎开来,我觉得对于自己来说,可能有几种因素,“外国人在挖苦我们,专找我们中国的阴暗面”,这个想法虽然没有,但是从外国人看中国或者中国人的视角中可以反衬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视角盲点,这种盲点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就生活在其中,熟视无睹,另外不可避免的就是自己的教育和成长以及外界的影响也遮蔽自己的一些观察角度,其中就有可能牵涉到“外国人在挖苦我们,专找我们中国的阴暗面”这样的想法,因为受外界片面的影响,我们对“美好世界”有一种想法,通常是“光滑的”就和广告中的一样(那种胶片式的光线),也就是说对“生活”和“周遭”的认识曾经被一种理想架空过,而从这些照片中可以找到一些修正(当然加上外国和中国就有一种强烈的对比),被一种理想架空过,当然无可非议,但是关键是这种理想,其中是否有检讨的意义。这不仅是针对自我,也包括如何看待他人对这类照片的看法和想法。

接上,关于“光滑的”“胶片拍摄的广告”一样的审美,可以反映到人们对设计的欣赏上,比如前一篇的“4蛋”,大众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比如对CCTV 对鸟巢等建筑,如果摆脱开其他因素,单纯从自我的审美出发,会是怎样的评价呢?

另,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就像我会被这种照片吸引,除了本身,还有一些情绪上的,甚至有“崇洋媚外”的,如果“崇洋媚外”能够以“自省”来承载,当然是一种契机,但如果只停留于表面呢,那么就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当中国人拍摄这样一组照片时,我会怎样去看待?keep digging 。

当我们路过这样的人群的时候,我们很少会察觉或者观察,也许你会观察(以一种感同身受甚至同情的心态),但是对于更普通的呢,因为我们匆忙,甚至走路一直在想着自己的事情,局限在非常狭窄的视角之中,和上面说的,本身并没有多少可以反思的,但是背后或许有潜在的东西需要思考,试想我们对一切失去了感性的觉察力的时候,那是怎样的景象,其中是否有一些“成见”影响,而这种“成见”通常以一种不合理的方式建立起来的,比如媒体的毒害。所以这样的主题摄影可以让你集中观察或者思考,或者重新认识身边的世界。

现代的生活确实让人们不断地在“聚焦”,但是人们的一些东西比如审美或者欣赏以至到一些观念的建立不是单靠“聚焦”能够建立起来的,上面我说的媒体的毒害就是一种聚焦式的宣传带来的影响。我觉得这也影响到“自我”的丧失。

再说一些理论一点的,上面说到人们在生活中失去了涣散的感性感知力,以聚焦的形式替代了,那么在艺术欣赏上却是相反,人们缺少了凝视以及自我关照,而用消费来替代,可以比较一下现在人们对古典艺术和大众艺术的欣赏。在本雅明的《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这是艺术发展一种必然,艺术品从膜拜价值走向了展示价值。但是我觉得这里说的凝视的缺失主要是因为现代生活冲击,其中必须反思的,包括其中作为欣赏者的“自我”的丧失,其实这不仅在艺术欣赏上,包括在生活中,甚至是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讨论都不是讨论,而是下结论,你来画一个句号,我来画一个句号,术语就叫“鉴定完毕”。

总结起来是一句话“现代社会让人们的‘聚焦’和‘涣散’作了换位。聚焦让我们失去了感性的感知力,涣散让我们对美的欣赏停留于消费。
这就是 iDESIGN 的好处,在讨论或者自言自语中边表达边思考。其他朋友的讨论可以见这,记得翻墙。


Frog WEGA Early 70s

30年前的工业设计

Gizmodo 为庆祝 Gadget 诞生30周年,推出了一个专门的文章系列,叫做 Gizmodo 79,回顾30年前的 Gadget,刚从模拟时代走入数字时代的产品景况。有些对于我们可能也是熟悉的,有时候我们怀念这些东西,除了“乡愁”(怀旧情绪),熟悉感(因为我们老一代教科书上的例子就是这些产品),或许其中的设计也是值得再次观察或者思考一下,甚至可以回忆,当初在教科书上首次看到,其中的“设计”对自己意味的又是那些东西,当然也有可以和当今对照或者反思的,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产品本位”在设计中的消失,尤其是现在以“战略、品牌”等作为设计的前茅的时候。同样还包括类似“包豪斯制式”的训练在设计上的体现,现在我们可以从产品或者平面设计上时时看到这种对类似“包豪斯制式”一种怀念,比如对比例和尺度的追求。

Gizmodo 79 还对当时工业设计有代表意义的 Frog Design 的创始人 Hartmut Esslinger 作了一个访谈,最近 Hartmut Esslinger 也出了他的第一本书叫做《A Fine Line》


Muji Thonet Konstantin Grcic
Muji Thonet James Irvine

Muji & Thonet

这一组设计在 iDESIGN 已经提到过好几次了,可以从这一贴开始查看。

两个品牌,日本的 Muji 和德国 Thonet 都能代表着各自国家的一些特征,邀请了两位设计师 Konstantin Grcic 和 James Irvine,非别对经典的产品 Marcel Breuer 的家具和 Thonet Model No. 14 作出再设计,Thonet 是生产曲木家具的著名老牌企业,14号椅子1859年推出,150年后,依然被认为是一条完美的咖啡椅, James Irvine 在再设计中作了简化,Konstantin Grcic 在他的设计中表达出了他设计中易见的冷静的美,包豪斯的风格依然适合现代生活。


magno wooden radio

木制收音机

或许这个可以当本期的人人会喜欢的一个产品,magno 设计的木制收音机,也不是一个新产品,有人可能不止一次看到过,但再贴一次也无妨,在你可以看到一些制作的图片。


Audi A5 Sportback Design Sketch
bmw z4 sketch

手绘里的形体创造

实际上上面两辆车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手绘。Audi A5 Sportback 是 Audi 推出了4门4座的coupé,一个这两年兴起的新车型,更多的图片可以见这,下面是新Z4。

我们喜欢看汽车的手绘,有些美感是手绘上特有的。比如我就喜欢Z4背后那根线,尤其是右后大灯下方的那一处转折,似乎觉得这种感觉只能从手绘中找到,靠手的移动形成的轨迹,那一处转折以及延伸线看上去都不是很光滑流畅,可以感觉到形体“攻击性”。可以联想我们自己的设计过程中,有时候有一些形体的创造只能在手绘中完成,通常这也是个人形态语言的集中地,如果两个人画一样的一条曲线,在计算机上做也许会非常接近,但是在手绘上则是相差很大,因为手绘中牵涉了潜意识中的一些形体塑造的经验积累,就和写字一样。如果这种经验积累反映到更广的程度,比如不断的手绘,不断从手绘中去思考形体,就会从个人的风格上体现而出,从而作用到整个不限于手绘的形体塑造上。


Suppose Design Office
Suppose Design Office

被无视的平常处出奇

44平米建筑面积的日式建筑,位于名古屋,是一个设计工作室的房子,有一个花店,有一个画廊以及一个生活区。吸引我的是这个螺旋楼梯,确切说是螺旋楼梯的位置,非常直接的临街。虽然我有点怀疑这个螺旋楼梯的强度或者功能性,但是这个位置安排设计给我有一种共鸣,我称之为被无视的平常处出奇,关于这个房子的介绍和更多图片可以见这

iDESIGN 第1期中,说到过“平常出奇”,而在这个是更个人化的体验,比如我喜欢 Atelier Bow-Wow 的宠物建筑学,喜欢水泥地上长出的小草(The Crack Garden落土阿姆斯特丹的798)。如果给我指出一座山,向下挖会有宝藏(或者其他,比如千年人参),那么按照直觉或者按照经验,我会选择一些“应该就在那”的那些地方去挖,挖到不会有太大的惊喜,如果没挖到,会想会不会在偏一点的地方呢,然后离开第一直觉认为的“应该在那”的地方,而去平常一点的地方挖,如果挖到会有惊喜,就是上面说的“平常出奇”,但是最让人感到惊喜的,这个宝藏就在你开始打量这座山的时候,所站的那一块被人踩实了的土地上。这就叫做“被无视的平常处”,因为实在太平常了,以致于差不多完全被忽视了的地方。这可能是非常个人的体验(有时在设计上也可以找到这种感觉),如果你也有这种感觉,可能你小时候也挖过什么东西。:-)


Advanced Sculpting

高级四方圆角曲面过渡建模

关于建模,不感兴趣,此条可以略过。

这是AliasDesign上的一个案列教程,建类似 iPhone 背部的曲面,关于 Apple 的曲线可以见我们这以前的系列文章

建这样的曲面最初级的,可能就是建一个立方体,然后用倒圆角倒几个圆角完事,但这离建漂亮的曲面以及准确的曲面相差很远。比如建一个完美的曲面,必须符合设计的原意,不能完全达到,也要无限去接近,这个无限不只是单靠感觉,有时牵涉到的细微处的偏差必须符合最初定的公差范围。不仅要做到连续,还要通过各种检测手段比如斑马,比如曲率变化的冠状图分布来追求曲面的数学美感,所谓数学的美感包括曲面曲率的变化速度,这会影响到最后表面高光在环境中的表现,比如人体相对这个表面移动时看到的高光的变化情况,加速是平缓还是急速,是否会带来不良的囤积等等。

这个教程通过了一个中间形体细节不符合设计但视觉符合设计的中间模型去达到最终的形体和视觉都符合设计的结果,比如上图的三个表面,第一个是快速但不追求质量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到四个圆角上密密麻麻的span线,中间使用单轨扫描而成,但它的集合尺寸并不符合设计,比如说和前壳会配不上,而这个教程就是通过分析这个视觉上符合结果的曲率变化分布来决定最后的建模方法,最后取得准确美观的结果。从这个教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如果在建模开始前有详细周到的分析,可以很快达到最后的结果,比如意思到上图四周的曲率是从中间的平面之间的何处开始加速,怎样的速度加速变化。建模过程中也有小技巧,比如我们追求的准确永远是符合公差范围内的准确,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公差范围内作一些调整,比如四个圆角不一定要是100%的R多少过渡,我们可以用高阶的自由曲线去拟合这个R角,因为现实中也是,未必一定要准确的R角过渡,只要在公差范围内就是符合要求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 AliasDesign 另一个教程中可以看到—— Devilin the Details

通常三个面或者更多面交接处的圆角都比较难处理,有时需要从实体物品中来感受一下何处分割。而软件中比如Alias中会有不同的工具,好多的方法来实现,比如采用Ball Conner或者只用四边面,使用Ball Conner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作为这个工具它是一个优化结果,如果你用一个Ball Conner建一个圆角,再把这个圆角删除,然后以四边面工具来建,通常这个结果就会很糟糕,因为不同工具不同算法导致曲面hull上的cv分布方式就不同,使用四边面来见这种复杂的圆角的时候通常需要手工一个个拉CV。使用Ball Conner的话,通常会见到这个圆角的左右两侧是倾斜的,就如这个教程中的分面方式一样,如果用自己画线用四边面来建(通常需要手工拉cv),可以保持圆角左右侧曲线没有倾斜一样可以到达高阶连续,但和前面(即本教程的分面方式)比较,就会发现底部的曲率变化的速度不一样了,更加急速了。所以,事先对曲面的曲率变化有规划会让建模过程更快速,而曲率变化情况用冠状图分布图是最清晰明了的。

虽然建模未必重要,也许很多人自己不用参与这个工作,但对于感兴趣或者也做这方面工作的,通过这些工作可以锻炼自己对形体把握的能力,比如追求准确清晰明了,同时这也是一个设计活动,比如只是画手绘,那么对这个形体一些数学上的美感就很难把握。


bas jan ader

Bas Jan Ader

你或许看过这张照片或者这组作品的照片,被这幅照片吸引是因为有趣吗?或者只是因为某种违反常规的东西吗?或许有一种不可述说的东西在里面。

这是 Bas Jan Ader 的 Fall II ,1970年在阿姆斯特丹拍摄的作品,在这你可以看到视频,Bas Jan Ader 1942年出生于荷兰,是一位概念艺术家、表演艺术家(performance artist),1975年在穿越大西洋的时候(这也是他的一个计划作品)失踪,但尸体从未找到(帆船被找到,后来这艘船又被偷了)。Bas Jan Ader 最出名的作品是”I’m too sad to tell you“,在简短的字幕显示之后,Bas Jan Ader 在镜头前慢慢哭泣,太伤心了而无法告诉你。

除了I’m too sad to tell you,另外一组作品就是以“重力”为主题的跌倒系列。上图是Fall II,在Youtube上可以看到别人再现这个作品。更多图片你可以见这。因为这是艺术,所以你认为有意思就是有意思,你认为是狗屎它就是狗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