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正找落脚地
在欧宁的blog上看到这个视频,是接受荷兰电影制作人 Maartje Nevejan 的采访,谈中国的八零后。
“80后”这个话题谈论了很久,起初我很反对一些观点,甚至过多将他们的批判归纳到上一代被下一代往后挤带来本能反应的规律上,同时他们在一些具体例子的取样上是片面的,因为80后的一个时代特征就是多样化且扁平化,所以会认为一个小群体作为一个集体样本的代表性是非常不够全面的。但我非常赞成“80后”这个划分,因为它独特的时代性。
拿一个差不多80年代同期出现的事物来比喻“80后”,就是大棚种植,为了让比喻更加贴切,缩小到暖房秧苗培育。80后就像刚走出暖房的秧苗,正在广阔的土地上寻找和落根,秧苗在暖房里长的至少看起来很茁壮,但是当移植到自然的土地上总要蔫上一段时间。80年代中国特殊的时代性,也就是把这一代在暖房培育,不清楚自己的过去,不了解自己从哪里来,学历史就像看传奇,谈政治就是说故事……但暖房也有着很好的条件,充足的光照和养料,合适的温度,社会的开放,信息的发展,国际化的潮流……当从暖房走出开始在真正的土地上生长的时候,头几天依然保存着暖房时的那种“茁壮”,但是接着遇到烈日,就蔫了,如果要生长,就必须要扎根,或许等到开始再次生长的时候,原先从暖房带出的叶子已经枯叶成灰。
这种“扎根”用来形容80后的“反思和自省”,这种“反思和自省”就是滋生于两种不同的成长和生存环境所形成的反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也没有哪个时代的“个体力量的觉醒”比此时更深刻,这种“反思和自省”区别于前几代的就是比喻中说到的暖房的成长环境,或许会更彻底或许会更空中楼阁,前者生长后者枯萎。亦可将这种“反思和自省”称作“寻根”。
以上都是个人看法,因为我所看到关于80后的言论都是来自前辈们,多数的80后是沉默的,或者说正“蔫”着呢。以下说说设计的80后,同时把这个80的年代再宽泛一些,因为这样就几乎可以涵盖整体的设计了,至少在工业设计领域是这样的。
就和上面来比喻80后的暖房一样,设计同样有一个被架空培养的时期。可以从我们的教育说起,小时候我们都有一个相对自然成长的过程,比如兴趣爱好之类,然后进入一个所谓应试教育的阶段(我很赞成学校的应试教育),从中学毕业就慢慢进入设计的专业教育,而设计又是比较特殊的一门学科,传统的教育和时代、社会以及实践脱节,但同时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又提供了很多先天的条件,比如我们可以和世界上其他人同样及时获取新鲜的信息,可以更廉价的获取一些技能比如计算机技术。出校门走上社会也能纳入到流水线中,但是要真正的从土地上生长还需要一个“扎根”的过程,即“反思和自省”,“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我们并不缺乏外部的条件,国外流行什么,马上就可以描摹,甚至也可以创新出很多人家没有的东西,但是缺乏的是对自我的认识,得到的是闻不到泥土味的果实,这个“泥土味”并不一定指的只是传统文化之类,而是这里统称为“我”的一种属性,从土地上生长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