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设计-海外华人设计师系列

chinese designers series
志在设计-海外华人设计师系列是香港电台制作的一台8集节目,10月7日至12月2日在TVB和香港电台网上播出(中文版)。节目以8位在国际享誉盛名的香港设计师为拍摄对象,探视他们在各自范畴内的接触成就和奋斗历程;节目走访希腊、土耳其、法国、意大利、美国、澳洲、北京、台湾等地,并从他们的起居生活及工作中,了解他们的创作灵感、抱负及理念。他们同是由香港培育出来的著名设计师,获奖无数,备受推崇,成功把非凡的设计概念推向世界各地。这八位设计师是余志雄、卢志荣、刘家宝、陈秉鹏、许诚毅、陈日荣、陆智昌和陈永基。(谢谢 KeNJi提供消息 )

你可以在香港电台的网上观看这八集节目,以及这一节目的专门网站。我在土豆搜索了一下,发现有两集,贴在下面在线收看:

第一集:《用点、线、平面说故事》 / 余志雄 Garson Yu 【片头动画设计】

Garson 现为美国 YU+CO 的创作总监,是国际上成功的 motion graphics 和片头设计师。作品包括【战狼300 】 、 【变形侠医】 (The Hulk) 、 【绝望真相】 (An Inconvenient Truth) 、 【职业特工队】 (MI2) 、 【绝望主妇】 ( Desperate Housewives)等等。

这位活在荷李活的设计师,原生于香港,也曾在港受平面设计教育启蒙。八十年代赴美留学,开始了视觉艺术上的探索之旅。

他酷爱画家毕加索、塞尚、马蒂斯,喜观从此等大师的画作中思巧将实体幻想成设计图像的神乎奇技。在耶鲁大学修读艺术硕士(平面设计)期间,他爱上点与线的研究,还有以排字方式来说故事(concrete poetry) 。这些研究令他日后在电影电视片头设计工作的各方面,无论是字款的运用、排字的形态、影像的运动甚至说故事的概念,也能做到得心应手。

「 Garson往往会在课堂结束前提问一些数星期前谈过的学术问题,可见他是个用心思索的学生。 」耶鲁大学平面设计系创始人Alvin Esienman在访问时这样形容Garson对其研究之认真。

今天, Garson仍在不同的设计范筹上探索、演进。十数年前,他从平面设计走进motion graphics设计,三年前,他在香港与大陆开设了分公司,开展数码多媒体的互动设计(digital integrated experiential design) 。

Garson的创作平台,从来不止在框框之中。

“Always prepare for Changes.” – Garson Yu

第二集:《就是这么》 / 卢志荣 Lo Chi Wing 【建筑.家具设计】

除了说他钟爱枫木,设计线条俐落,外形一目了然,卢志荣作品的简炼,实在不易被文字定格:以最纯粹的形式和材料,替一张木椅、一间住宅、甚至一所博物馆寻找原相。如果设计师愿意摒弃花巧眩目,褪后一点,隐藏自己一点,家具与建筑就可以显露出自身的生命,还魂再生,静谧地融入一室之隅一城之中,伫立于时间之河,无惧潮流此起彼落而自若不惊。当然,要放下是多么难:设计师研究形式、物料及技术之后,令设计去芜存菁,化繁为简,到达虚怀若谷之境,简单,就是这么。

“今时今日,很多设计都是喧宾夺主:设计师的锋芒往往掩盖了家具本身。所谓设计,无非还家具自主权,让一桌一椅拥有独立的生命。 – Lo Chi Wing ”

“简单并非简化。通往简单的旅程,先由复杂出发,然后抹去多余的驳接,多余的厚道,多余的重量。这条路可以消耗漫长光阴,而且艰巨。 – Lo Chi Wing ”

第三集:《奔驰的雕塑》 / 刘家宝 Chelsia Lau 【汽车设计】

在美国汽车之都底特律,在传统上被认为是男性主导的汽车工业,一名身形娇小的东方女性,正率领着设计团队,严谨地反覆检视及修改新车的设计…

要求高、触角敏锐、工作态度严谨、独特的设计意念,通通都是这位曾梦想流浪法国当画家,在大屿山土生土长,现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设计师Chelsia Lau的成功之道。

“要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大自然中的设计最为奇妙,一只昆虫有多少双腿,多少对翅膀都是精密的设计,因为多余与不足都关乎生死。 ” – Chelsia Lau

第四集:《十项全能设计人》/ 陈秉鹏 Eric Chan 【工业.产品设计】

陈秉鹏(Eric Chan)是著名的产品设计师,其作品获多份国际级刊物刊载,并已成为世界各地博物馆的珍藏。于2007年更获Contract杂志列为美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更被Business Week誉为「举世瞩目的美国新一代天才设计师」 。

Eric于中国广州出生,获香港理工学院工业设计学士学位及密歇根州克兰布鲁美术学院(Cranbrook Academy of Art)硕士学位。 1989年在纽约创立自己的设计公司ECCO Design ,为不同商业机构合作,设计多类型产品,包括日用品(如Hunt/Boston standup stapler 、 Colgate toothbrush) 、家俬(如Herman Miller Foray chair 、 Kiva office system) 、家庭电器(如LG steam washing machine 、 Insignia portable DVD player) 、公共火车(NTJ double-decker train) 、滑翔飞机(WIG aircraft)等等。

Eric自小家境不算富裕,儿时不花钱,自己便动手设计玩具。多年前,他设计一个以胶枝组合而成的游戏,就为他赢取得第一个设计奖项。 Eric天赋的设计才华,由此可见。在美留学期间, Eric最大裨益是学会以集体讨论的形式做设计,在互相挑战的情况下,反覆思巧设计概念,令设计更具深度、精益求精。今天走进ECCO的办公室,亦能感受浓烈的讨论气氛。

Eric认为成功的产品的设计不止是美观的,还要实用、对环境不造成损害,而且能赚钱。因此, ECCO设计团队的工作便包括了各式各样的研究,人类工程学、市场调查、对人类行为、生活习惯进行观察、物料研究、新科技的发展…近乎十项全能。
” More Technology is not the right answer, but the right Technology can help us find the answer. ” – Eric Chan

第五集:《我对镜子说》 / 许诚毅 Raman Hui 【动画创作.电影】

二十来岁时,我想像如果可以与三十岁的Raman谈话计,我就可以预知路是如何走下去;到今天,我又想像跟当年二十岁的Raman分享,告诉他,放心吧,留在美国,用心去做。 -许诚毅

第六集: 《艺术+建筑家》 / 陈日荣 Edwin Chan 【建筑】

Edwin现为著名建筑师法兰.盖瑞( Frank Gehry)的合作伙伴,是被誉为上世纪最伟大的建筑设计西班牙毕尔包古根汉博物馆(Bilbao Guggenheim Museum)之设计师。他的建筑设计遍布世界各地,包括位于法国巴黎之美国文化中心(现为巴黎电影文化中心)、捷克布拉格Nationale-Nederlanden Building 、西班牙Marques de Riscal Winery 、瑞士巴素尔Novartis International Office Building及为香港策划一个博物馆概念等。

Edwin出生于香港,自小钟意画公仔,中三时要求父亲把他送到美国,渴望彼邦可发挥他的艺术天份。先后在加州柏克莱大学及哈佛设计研究院念学士,毕业论文是探讨如何上月球建屋。他那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开展了他那大胆而多变的建筑设计美学。

毕业后他获推荐进入世界著名建筑师法兰.盖瑞的公司, 「因为法兰.盖瑞是最有艺术气质的建筑师。」他俩都同样热爱艺术,而法国艺术大师享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对他最具影响,尤其是马蒂斯晚期以剪刀为创作工具的作品,使他放弃一贯以笔起草图的造法,改以剪刀将其流线型的美学建构于具体的建筑模型上。

近年他更涉足不同类型的艺术创作,今夏在卢森堡就跟法国女艺术家苏菲.嘉莉(Sophie Calle)一同为这2007年欧洲文化首都创作一个前卫的装置艺术,正式踏进欧洲艺术的门槛。

山与云、阳光与海,一切来自大自然的,都是他灵感的泉源。大自然带领他突破现代建筑的语言,而他,亦同时以那些超越时代的建筑,为新一代小朋友开启欣赏艺术文化的钥匙。

第七集:《淘字掏心》Book is where his heart is / 陆智昌 Luk Chi Cheong 【平面.书籍装帧设计】

一本书籍的装帧设计,除了「美」之外,更重要是包含着设计师对书的感情。

香港平面设计师陆智昌认为设计并不是用来炫耀设计师的才智,而是要恰如其份地将书的内容传达给读者,最终目的还是「沟通」 。陆智昌的封面设计,清秀简洁,带有一种令人细味的意景;每次设计,他总希望能够达至「润物无声」的境界。

一向低调内敛的陆智昌, 2000年起移居北京。至今,经他设计装帧的书借,早已成为各大中国出版商的畅销书;爱书人书架上的珍藏品。他最新的计划是跟香港作家赵广超合作,为北京故宫博物馆出版社,设计出版一系列书籍。
1988年以甲等成绩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曾于香港从事装帧设计工作十多年,其间曾游学法国两年。陆智昌的设计风格脱俗简约,他参与设计的书籍曾获奖达40多项,并获2004年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设计金奖、 2005 、 2006中国最美的书。他设计的书包括: 《我们仨》 、《安徒生剪影》 、 《洛丽塔》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杜拉斯作品系列、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 《作文本》 、 《创意市集》等。

第八集:《不平面的路》 / 陈永基 Leslie, Wing-Kei Chan 【品牌设计】

台湾海报设计协会理事长。现职陈永基设计有限公司创意总监。陈永基于八十年代开始在台湾发展自己的事业,擅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品牌形象顾问设计管理、系列包装设计及专业平面设计,以结合客观市场,行销观念的专业洞悉能力,为客户提供符合本土市场需求及国际观的高品质专业设计服务。另外,设计作品更获得超过300多个奖项。陈永基的作品曾获台湾及海外重要奖项360余项,当中有德国iF三项大奖、汉城亚洲海报设计三年展全场大奖、香港设计师协会双年展亚洲区评审大奖和银奖;而他的海报作品「母语-伊朗与台湾的对话海报」同时拿下2006德国红点Red-dot国际设计大奖Best of the best 、以及2006台湾国际海报设计奖本地设计师最高奖项,并在德国埃森的红点设计博物馆Stoker ‘ s厅展出后,由博物馆永久收藏。另外「亚洲海报三国志」亦获得捷克布鲁诺的「第廿届布鲁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市长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