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says ]

反“建筑学”的 Apple Park 将刺激建筑的发展

Apple Park 即苹果公司新的环形总部自 2011 年对外公布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就像是一件将要发布的 Apple 产品一样,而且可以看到它的建造过程,借助于无人飞机等工具。大众喜欢这个巨大的环形飞船,充满未来感——或者说复古未来感,像以前的科幻场景描绘地那样。随着媒体带来一些深度的报道,比如 Steven Levy 在 Wired 的长篇文章《Inside Apple’s Insanely Great (or Just Insane) New Mothership》,以及 WSJ 最近发布的 Christina Passariello 的《How Jony Ive Mas... 阅读全文 »

设计师的数学意识

今年 4 月份 Google 和 Adobe 联合发布了思源宋体,继思源黑体之后的又一款开源的泛 CJK 字体,这款高质量的字体对于各行各业的设计师来说无疑是一份馈赠,也是对开源意识的激励。如果初略去审视这款字体,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个是字体的框架结构区别于传统的宋体,更接近黑体,如中宫大、重心低等特征;另一个特征就是字体轮廓的曲线特征,即贝塞尔曲线的绘制结构和策略。思源宋体的轮廓绘制使用了简洁并求效率的方式,除了特殊的笔画... 阅读全文 »

设计,在于制造真实的“假象”

今年是 iPhone 诞生十周年,这段历史的意义足够重要,iPhone 及其带起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可以与以往任何物品发展史相比较,而亲历的价值在于我们在追溯和回顾时,有切身的体验记忆。当我们回顾十年前的第一代 iPhone,尽管很厚而且产品的尺寸在现在看来过时了,它仍然是很优秀的设计,我们需要去发掘和分析的就是从优秀到更优秀之间的发展过程。 如果不去看图片,仅仅靠回忆,很难想象到第一代的 iPhone 的电源键、静音键和音量键都是... 阅读全文 »

爱、好奇心和人文视野

看央视的一个军事节目,两个专家和一个女主持人,节目行云流水般,从事件介绍、细节的发掘到分析推测,在女主持人的穿针引线之下,一气呵成而且看上去很专业。女主持人在节目中并非只是引出话题然后抛给专家,没有那种击鼓传花般的急迫,她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另外对武器的型号和参数了如指掌,并非死记硬背般,我想如果是中学时期看到这段节目,定会对女主持人心生崇拜之感般,但是现在看到这个节目,盘旋我头上的是一个问... 阅读全文 »

欲望、逻辑和习惯

Essential Phone 公布后,没有人不去注意那侵入屏幕的前置摄像头,如此违背常理的设计,感觉注意力时刻都难逃离,如芒在背一般。The Verge 编辑把玩了 Essential Phone 几分钟,也认为一直被这个屏幕缺口吸引住——直到看够为止,他认为看到这个手机的人会认为此处设计怪异,而使用这个手机的人将不会介意;到这部手机被更多人使用还有一段时间,所以很难猜测人们将如何来习惯这一设计。而传言中 iPhone 8 的屏幕也将采用类似的缺口式异形屏幕设计... 阅读全文 »

个人站长、美食家和傻×设计师

互联网开始被大众使用之初,使用的工具是以“Navigator”(领航者),“Explorer”(探险者)和“Safari”(远征)等来作为名称的,与现在互联网用户比较起来,那时人们的身体更为固定,就坐在电脑之前来“远征”和“探索”。现在如果去问一个人“你使用互联网来做什么”,会有隔时代的荒诞感,而如果对方回答说“去网上冲浪”就更加可笑了;如果问过去的用户“你使用互联网来做什么”这个问题,“获取信息”可能是一个答案,但更确切的... 阅读全文 »

作为符号的设计(下篇)

作为符号的设计 我们对“革命性”的期待总是那么热切,期待着沐浴在革命后第二天的阳光下,“每隔一段时间会有一个革命性的产品到来,它将改变一切。”然而,革命有来路也有去向,革命者就是其间的扳道工;发展总是连续的,只是有的快有的慢,快的能让我们立刻体会到日新月异,而慢的却是那么悄无声息。科技革命总是疾驰在先,带领着产业变革,从节点到全面的变化可能会漫长,而稳固的变革形成的力量,拽引起的社会变革深入至每... 阅读全文 »

作为符号的设计(上篇)

无形的未来 我们始终生活在一个围合的空间内,连续的可延展的空间,生活的日常化会让这个围合空间更加坚固和正当。 如果我们抽取掉日常这一层表皮,内里的结构会让我们感到一时的瞠目结舌。 假设我们生活再一幢高楼之中,那么在距离我们身体很近的一个空间内有着另外的人和另外的生活,在头顶在脚底,在左边或者在右边。就一道墙就可以将两家生活分割地非常彻底,甚至有可能永远不会相识永远不会有交集,而很多时候他们之间的物... 阅读全文 »

意义的危机,以及 Smartisan T1

意义的危机 我们生来即是栖居者,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我们无时不刻都在将自己归置于一个让自己感到合适的位置,所以,有了道路、房子和椅子,也就有了童话、故事和白日梦。遇到烈日和暴雨我们躲进树冠,屋顶、围合和台基能让我们感到安全舒适,坐下可以使我们脱离于奔波;而自由的心灵可以先于身体去体验世界,从幼时的童话到成人后的白日梦,我们总是如同游戏一样在自己搭建的世界之中生存和享乐。 我们无法去认识纯粹的物质世...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