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SIGN简报第13期

iDESIGN简报第13期

封面:
象征的消失

9月17号,广州亚运火炬形象公布了最终的两个票选方案,分别是《潮流》与《进取》,自今天开始人们可以登录这个投票网站选择各自喜爱的设计,我想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两者差别较大。我们不去讨论火炬的设计,而是来看一下设计说明,我们从网站介绍中提取一些词语:

融合、吸收、彰显、寓意、象征、丰富、增添、采用、体现、采用、象征、源于、采用、包裹、象征、烘托、喻示

如你所知,这是绝大多数设计说明的套路,上面使用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象征”,如果将其他“寓意、彰显、体现、喻示”换成“象征”也表达了一样的意思。所以我们来看看“象征”这个词,我们不妨使用“象征着”来作为关键词来搜索,看看一些结果。

谷歌网页搜索:“黑色象征着什么- 搜搜问问”,“奥林匹克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绿色象征着活力与生命!生生不息!”“GAP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历史性品牌,象征着自然、舒适的休闲风格”“真品狼牙,髀石佩带象征着勇敢团结,辟邪保平安”“象征着中国的起飞–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首日通航记”“天蝎座本身即象征着偏财”……谷歌的相关搜索关键词:菊花象征着什么,荷花象征着什么,兰花象征着什么,梅花象征着什么,牛象征着,福娃象征着什么,奥运五环象征着什么,奥运圣火象征着什么,牡丹象征着什么,五环象征着什么。

谷歌资讯搜索:“车轮中间缀以红色五角星,象征着工人阶级的领导。”“老孙说,这是他为新中国60岁生日的献礼,车座是鸽子造型,象征着世界和平。”“中美国旗迎风飘扬,象征着两个伟大国家的友谊与合作,现场气氛热烈祥和。”“六只巨大的象征着喜庆的红色热气球拉升着一面巨大的国旗,缓缓升上了黄浦江上空。”“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出发,并且踏着红地毯前进,这象征着我们革命军队,接过烈士手中的钢枪。”“椭圆是地球的形状,象征着长城汽车不仅要立足于中国。”

我们也可以在百度搜索百度新闻搜索Google 博客搜索,你可以在其他可搜索的地方搜索一下这个关键词,你也可以在 [ i D 公 社 ] 网站的右上角搜索一下。

看到这样的语句,你的感觉是怎样呢?或许需要先深呼吸一下……

或许你现在也还在使用,如果现在没有使用,以前肯定使用过,就在小学时的“概括中心思想”之中。“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一个空洞乏味恶心的的事,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唯一的正确答案,在老师的那本教学参考书之中(一般学生也很难搞到),而我们“概括中心思想”这个过程就是猜的过程,猜着猜着就形成了套路,自然能够猜到那个教学参考书之中的“唯一正确答案”,至于除了这个答题之外的,比如文章的阅读以及你对这个中心思想的认识,都是被忽略的。

象征也是如此,比如随便从上面这些语句中挑选一句,你能体会得到其中的意义吗?分明是小学老师以训斥的口气在灌输着知识,其实并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规矩,不能质疑不能反问的规矩。那么如果质疑和反问呢,比如“鸽子象征着世界和平吗?”“绿色象征着活力与生命吗?”……从中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无意义性,所以说当你在设计说明上写下“××象征着××”之时,试问一下自己是否为了客套而客套,说一些无意义的话,当你看到这样的描述的时候,不妨体会一下自己的感受——脑袋里的甚至胃里的。

“象征”已经死了,或者心平气和一点说,“象征”已经消失了,人们使用它,只不过是惯性或者客套或者忽悠,不管动机如何都会让我们感到恶心。

象征在维基百科的解释:象征,是指以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间接表现抽象或其他事物的观念。(如中国的“红颜”一词象征美丽的女子)希腊动词Symballein,意即“汇集”(To put together),其名词则是Symbolon。 在中国,象征是一种修辞法。……任何一种抽象的观念、情感、看不见的事物,不直接予以指明,而透过某种社会大众所认可的意象为媒介,间接加以陈述的表达方式,名之为“象征”。在语言、艺术、文学和其它领域,“象征”(Symbol)一词有悠久但分歧的历史。象征(Symbol)与标志(Sign、Emblem)、隐喻(Metaphor)、或讽喻(Allegory)的意义不尽相同。

象征在百度百科的解释: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文中,意为“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但随着词意的不断衍生,如今的“象征”的意义渐渐的演变为以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事物。

象征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来说,本身并没有美丑善恶,那为什么我们会对“××象征××”之类的语句觉得恶心呢?所以,我们讨论“象征已死”并不是针对这一种修辞手法的本身,而是它的使用,以及与之相应的一些背景变化是值得我们讨论的。

象征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如上面解释所说,需要一个中介,在设计中这个中介更多就是“形式语言”,那么保证所要表达的“抽象或其他事物的观念”“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能够传达出去,就必须保证受众能够破译出,能够理解,能够感同身受。比如基于共同的文化心理等,就能够有这种语汇的储存,如果更广一下,也许就是人类共同的感知能力,比如形式美的感知等等。

那么如果创作造者与受众的语汇不相合的时候,使用象征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那么创作者就需要解释,也就是像我们的“设计说明”这一些。文字解释就可以分成是灌输式教育,还是启发式的交流。当一个非语言类的象征需要用语言来解释的时候,象征在此也就没有多少意义了,只会让原来的苍白变得更加苍白。象征不是一种直接的表达,所以它的交流也是不在表面的,类似我们说的“心照不宣”,一旦你将其说出来,尤其是用语言,用一种灌输式的语言说出来的时候,是多么的“长舌妇”啊。

象征往往将不易表达传递的抽象的东西通过具体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就很容易和“符号”联系在一起,而当人们面对符号的时候,如果没有出现交流的迹象,那么就很少会有质疑,通常会是默认甚至膜拜。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象征比较唬人的原因。象征能够传达抽象的、精神的、甚至说是高尚的东西,所以人们喜欢用,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简直就是泛滥。比如到处可以见的具有集体标志性的东西,宣传资料、海报设计、雕塑、建筑等等,都在用一种精神指引着,这种精神是灌输而来的。而当象征这种手段成为一种套路,人人套用的时候,就显出它的“恶俗”,就像我们看到这些“××象征着××”这些语句之时的感觉一样,CCTV的感觉。除了如前一篇文章说的把套路的使用来当作设计之外,就是胡乱的象征,牵强附会,表面文章,连自己都不认同那些东西,这样做只不过这是套路。

那些象征的意义有意义吗?意义重要吗?

真诚自然地表达,修辞随之而来。

《iDESIGN 13》


guangzhou torch

2010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

另外一个是《进取》,因为相差太大,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应该是这个《潮流》入选吧。如果抛开设计说明,以及结合现实,比如官员的喜好,《潮流》是一个安全的设计。大图可以见这。从奥运火炬开始,到这个亚运火炬,我们可以感受得到这种丰富或者繁复,这是张艺谋的喜好,但真是当代中国人的喜好吗?这一点我们也许会在国庆之后整理一篇文章来讨论一下,现在你可以将相关的一些图片整理到在 iDESIGN 的这篇帖子下。顺便你可以欣赏一下 Boston.com 的 The Big Picture 的60年庆图片合集。关于这个亚运会火炬可评选详细情况可以见这


zune hd

Zune HD

我们在iDESIGN简报第8期中也说到了 Zune HD,在 iDESIGN 上也提及了不少,现在 Zune HD 已经上市,而目前在限于美国销售,没到一周时间据说大部分销售点已将缺货,各大网站的评测文章已经出来了,比如 GizmodoEngadgetAppleinsider 整理的一些主流媒体评测观点(以及另外一篇:戳穿 Zune HD 的5个神话), ifixit 的拆解 等等。

我们如此关注 Zune HD,不是因为它是如何的惊世骇俗,而是面对 Apple 的 iPod 的进取之心以及从设计中表现出的一些策略对我们的启示,同时还有 Zune 前几代失败的历史做参考,足以提供给我们不少分析的素材。如何在一个有着觉得领导地位产品统治的情形下找到自己的道路。


AIGA china

AIGA 中国的网站

AIGA 在中央美术学院设立了办事处,推动中美两国设计师建立起更为紧密的专业联系和跨文化理解。他们引进了 AIGA 的丰富的资源,目前在网站了可以看到他们翻译了很多 VOICE 的文章,有很多文章都值得一看,比如这一片非常详尽的长文《海维提卡字体和纽约市地铁 (近乎) 真实的故事》

另外还有:《设计摇滚主义》谈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设计的形式和功能。《终点在哪里?探究设计之成功》,或许会给人的个人设计职业生涯带来一些鼓励。《少设计,多思考》《当设计遭遇调研》《法国平面设计: 自相矛盾之词》等等


Bjarke Ingels 在 TED 上的演讲

丹麦建筑师 Bjarke Ingels 在 TED 上的演讲,他的T恤很适合拍照。Bjarke Ingels 的建筑事务所 BIG 即是2010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设计者,在TED的视频中,介绍了这个项目,以及另一个世博会相关的设计——人字塔,其中很多和中国有关的信息,比如说上海领导人对建筑的感受等,很值得一看。


Frank Gehry Counseling Center of the Danish Cancer Society

Frank Gehry 的丹麦癌症学会辅导中心

thomas mayer_ archive 贴出了145张丹麦癌症学会辅导中心的照片,Counseling Center of the Danish Cancer Society 由 Frank Gehry 设计,在丹麦建筑师 Rudolf Clausen 1908年的建筑上改建而成,保留了墙壁和窗,加高的两层有着独立的支撑玻璃外壳,内部没有任何的门,如同散落一堆的木头搭建而成的错落有致的空间,和他的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2008 一样,有时看上去觉得很松弛,或者说没有愉悦感,但有时又觉得不错。而这一个建筑内部与外部的连接,新建筑和老建筑的搭配,木头和玻璃的配合,让喜爱的程度加深。


unpolished young design from poland

粗砺—波兰年轻设计展

我喜欢 Polish (打磨)这个词,也喜欢 Unpolished (粗砺,未经打磨的)这个词。unpolished’ – young design from poland 由 Pawel Grobelny 和 Agnieska Jacobson 策划, 组织了16个波兰的设计师和团队,作为布鲁塞尔设计9月的一部分在波兰 stalowa wola 的 regional museum 展出。上图展出的两个作品也比较熟悉了,GOGO Design 的 log radio,Malafor Small Laboratory of Forms 的 Trunk。更多图片见 designboom


Chulha Stove

关于那些“有爱的设计”的讨论

上图是 Chulha Stove,来自Philips,2009 INDEX Award 的获奖作品,关于这个设计的详细介绍可以见这

所谓“有爱的设计”,包含“为弱势群体的设计”,“为90%的人们而作的设计”,“为第三世界而作的设计”,为“设计改变世界”而作的设计……,关于这个主题,在 iDESIGN 有很多讨论,比如这里这里

我想这些有爱的设计首先是需要肯定的,即在考虑这些个设计是否发挥作用之前,道德值得称赞,视角值得学习,它的宣传和传播的力量值得肯定,对更多设计师的启发和激励是值得弘扬的,如果一个设计并不在乎它的最终功用,如果能在设计这个行为上将上述的几大功能强化,本身就是一件好的作品。

但如果我们朝着“这些设计是否真的有功用”的时候,我们就有了更广阔的领地讨论,而此时的讨论,应该将此前这个行为本身的功用抛弃,比如我们不能因为这个行为有爱,而无止境的给这个设计本身加分,或者忽视了在“是否有用”这方面的探索,毕竟这些设计最终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传播爱,而是要看它的作用发挥。我觉得作为设计师,就更应该主动抛弃前面说的一些,比如不是追求潮流、时尚、道德高尚。而且如何将自己从个人受限的眼界及能力从跳出来,去考虑大众、社会这个mass,让自己的设计不是只为自己调研对象一时所用,而可以切实的扩展到整个群体,发挥出设计功用,以及对这一群体在社会中的深层次的思考。更多大家的看法,可以来 iDESIGN 。

Design Altruism Project 不久前也有一篇文章对此类设计的质疑,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个词语就是: design activism 设计行动主义,用设计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我想这在目前中国是新兴的,因为诸如自我意识以及公民社会之类刚开始成长,而设计作为一种参与和行动的手段,有它的独特性,比如传播力、潜移默化的改变力量或者艺术的协调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