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SIGN简报第11期
封面:
“我说我看见了幸福”
–相机改变了我们的审美吗?
我想本雅明在写《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的时候,是很难想象如今相机无处不在的情形的,相机不再只是艺术品创作者的专用工具,而是成为了全民享用的生活用品,或者说艺术创作这个行为已经潜伏于全民的日常行为之中。旅游者在风景名胜之处合影留念,这种图像记录并不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艺术创作,当它确实很明显地改变了观察者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影响人们审视世界的态度,就像第10期中说到电视剧会给生活带来一个个无形的屏幕边框,当人们不断用镜头代替肉眼去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它是否也带来了一个个取景框?相机改变了我们的审美吗?
纽约时报8月初有过一篇文章《At Louvre, Many Stop to Snap but Few Stay to Focus》,说是在卢浮宫看到的一个景象,人们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举着相机拍摄那些艺术品,但是鲜有人停下来矗立观看。这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景象,不仅是在博物馆,在视觉艺术作品前是这样,即使是在音乐会也会如此(digg上这篇文章的讨论)。这篇文章描绘出了现代社会对人们的艺术欣赏或者自我提升带来的冲击,我们在iDESIGN简报第4期:《聚焦和涣散以及一些审美问题》也谈及了这个问题,从日常生活人们的视野所及可以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现代社会让人们的‘聚焦’和‘涣散’作了换位。聚焦让我们失去了感性的感知力,涣散让我们对美的欣赏停留于消费。”即在日常生活中因聚焦而丧失了感性的感知力,而在艺术欣赏中,停留于涣散而失去了凝视和自我观照的主动性。
如纽约时报这篇文章中描写的,人们将时间花在走马看花的这个经历上,或许是一种实地经历的仪式行为?因为人们有太多手段去认识这些艺术品,有无数的资料无数的照片,人们花在阅读作品介绍的时间也许超过了欣赏放置在这个介绍旁边的艺术品本身。或许这是信息社会的群像,我们对待知识亦是如此。我们都厌恶或者自责这种欲望和行为,但是我们会改变吗?或者说,我们对“逛博物馆只拍照而不花时间欣赏作品”的讨厌,是不是也像我们所认为的讨厌的行为一样,想当然而没有花时间考虑过的呢?我想这个问题和“Google让我们变傻了吗?”一样,简单的结论是没有意义的,可以设想一下,多数人远道去卢浮宫,无论是艺术从业还是爱好者还是一般大众,面对如此广博的展馆和收藏品,我会如何做?纽约时报那篇文章中间提到了18世纪的 Grand Tour 跨欧旅行,那些旅行者在长年累月的旅行中学习语言,与当地的政治家哲学家艺术家交流并记录下来。但这并不是大众,就像“Google让我们变傻了吗?”这个问题一样,相机让我们丧失了审美吗?丧失了对艺术品的鉴赏力吗?或许感情丰富的散文作家会这么认为的,虽然现在这些作家都是用电脑在打字了(可以看一下我们以前的文章:新技术和乡愁)。与其来回答这个问题,不如让我们来讨论“相机给我们的审美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以免陷入乡愁。就像阅读《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你绝不会得到“回到过去”这样的答案。
如开头所说,人们拿起相机并不是一个有目的的艺术创作行为,但是这其中有没有审美参与呢?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怎们的人使用怎样的相机,当他将镜头对准对象的时候,必然有考量,诸如取景、构图、焦点甚至规划摆布对象等等,虽然很多时候这种考量并不是明显流露出来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当我们去看摄影爱好者初次尝试拍摄阶段的时候,他们会格外关注一些细节,比如尝试去从平常无视或熟视无睹的细微之处发现精彩所在,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从这一点来说,平衡了我们说的现代社会造成人们“聚焦”和“涣散”在生活和欣赏中置换这个问题,人们可以从相机中重新找到生活中的感性感知力,以及在欣赏中唤起凝视和自我观照的主动性。
那么如果回到拍照作为记录性行为的一面呢,通常我们也会拿胶片相机和大容量存储的数码相机来比较,而说数码相机时代,人们都是无止境的拍摄,然后倒腾到电脑或者相册集上,要么展示给大家看看要么从此很少有机会再次去查看或者欣赏。这的确和以前大不相同,过去或许我们会挂一些相框,让相片呈现在我们视觉能所及的范围内,我们会有意识的以及无意识的欣赏,影像固化在可感触的物质上,也许有时可以这样说,我们即使没看到也能意识到这种固化的美,就和《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品》说的艺术品的光韵一样。而数码时代,一个是不可见,欣赏必须付出很强的主动意愿,由于没有固化的可能,加上数量上的冲淡作用,让这种类似“光韵”的质感不复存在,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桌面背景可以和相框相联系起来,但是我们欣赏的体验可能是完全两样,我们更重相片的展示性,展示给他人或者自我,而传统相片的展示就和架上绘画一样,有本雅明说的“膜拜”的意义,这或许也和相片挂置的高度有关。当照片成为记录性的资料的时候,它的艺术可欣赏性也将埋藏起来,也就是说照片的艺术可欣赏性从线性走向了间断式。
以上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那么群体呢?开头提到卢浮宫博物馆的例子,以及我们现实中与欣赏有关很巨大的一部分,比如对一个建筑的欣赏,一件艺术品的欣赏等等,我们很少有机会与实物交流,我们都是通过他人的照片来接触,所以对于大众来说,无论是之前还是之后通过照片来欣赏,身临其境之时就成为了一种仪式,即身体的感知和从欣赏的主体中脱离了出来。在照片拍摄中也是,我们减少了即时即地的肉眼欣赏的机会,让与了相机作了记录,如果拿拥有相机前后来对比,这种身体感知地位的退步是巨大的,即使我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身体感知而不是照片拍摄上,它的功能从欣赏转为了仪式。
“我来了,我看见,我带回去了。”
《iDESIGN 11》
Jasper Morrison 的小店
Jasper Morrison 在伦敦开了一家小店,其实就开在工作室一块未用的地方,小店销售一些他以及他的朋友比如 Naoto Fukasawa、Sori Yanagi 等的一些设计。同时9月份的icon杂志也是 Jasper Morrison,不过封面不是 Jasper Morrison 也不是 Jasper Morrison 的设计,而是 Jasper Morrison 写的一句话:“Design for life not magazine covers!”,即“为生活而不是杂志封面设计”。Jasper Morrison 以 Super Normal 来反击那些为杂志为曝光率的作的设计。一些 Jasper Morrison 小店的设计可以见这。
另外深泽直人作客台湾的101高峰会访谈,视频观看见此(翻墙)。
我看祖国60年庆
在看了艾未未的《老妈蹄花》之后,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也不能干等着看阅兵仪式吧,除了一如既往的维护社会稳定尽自己的一份之外,我们应该积极参与60大庆。而刚好前面我们提出过一个计划中的讨论《中国当今大众审美,征文及讨论》,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探讨一下我们的国家美学,它也是我们大众美学的基础啊。我们在iDESIGN简报第7期提到过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为什么独裁者喜欢粗俗》,里面有一些角度我们可以借鉴。所以我们来一个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美”的图片征集活动,就节庆期间,凡是让你可以体会到社会主义优越性以及和谐美的图片,可以来 iDESIGN (翻墙)转贴这个图片的网址,除了作为个人对于60大庆的出一份力,也是探讨美学的一个契机,欢迎参与,只是记得翻墙先。
吉冈德仁的PLEATS PLEASE青山店设计
吉冈德仁(Tokujin Yoshioka)为三宅一生(ISSEY MIYAKE)的 PLEATS PLEASE 青山店设计的内饰,非常过分的简洁,主要在于空间四周的墙体以及竹子使用了汽车零件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铝板包裹而成,这些铝板本身已有肌理,这一点和以前介绍的 nendo 和三宅一生合作的设计 Cabbage Chair 类似,使用废弃材料。里面也有一堵很大的发光墙,吉冈德仁通过它来强调自然的材质以及和现代技术相融合,更多图片可以见这。
Sony Ericsson 透明屏幕手机 Xperia Pureness
Sony Ericsson Xperia Pureness 这部手机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它的屏幕是透明的,可以看这个Youtube 视频。没有摄像头,没有GPS,也没有Wi-Fi,如果你听到有人抱怨说手机要这么多功能干什么,只要打打电话发发短信就行了,你可以把这款 Pureness 推荐给它。Pureness 是一部非大众化有针对性的手机,现在流行的是全触摸屏手机,我们在介绍 Nokia E55 的时候隐隐的表达了一下对传统手机工业设计的乡愁,:-),如果只说工业设计发挥的面积来说,触摸屏手机留给工业设计的空间并不多。更重要的我们依然需要手机的gadget感,这一点我们在《尺寸相关(CES 2008)》介绍 Neonode 时也说到过,传统的手机工业设计依然对人有吸引力,就好像 Motorola AURA。而主要的问题在于市场有多大,所以 Sony Ericsson 将 Pureness 定为一部时尚小众机子,今年11月份在一些经选择的城市上市。
INDEX Award 2009 结果揭晓
获奖作品见这。
Blog推荐:LEARN SOMETHING EVERY DAY
每一天学些东西(LEARN SOMETHING EVERY DAY)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插画blog,每天用优秀的插画告诉你一些新知,比如上图说多数抢劫案发生在星期二,小心行事。
另外还有一个Podcast+Blog:SOUND IN THE MACHINE,关于机器的声音,比如这篇是关于车门的声音,不同汽车不同的声音,除了有声版之外,还附有文字。
每一个人都想成为一名建造者
“I think it’s in everyone’s DNA to want to be a builder.”成为一名建造者这个想法在每一个人的DNA中,这句话来自于64岁的 Dan Phillips,Dan Phillips 12年来用“垃圾”来为低收入家庭建造房子,到现在建造了14个,上左就是他用酒瓶底做的一扇门,他建造的房子可以见这,这组照片或许也能激起埋在DNA里的冲动。正好 daidesign 刚完成了自己的木工房(右图),对于设计师来说,或许最想拥有的是一个自己的工作室或者车间。
卒姆托与片麻岩
城市笔记人的文章《卒姆托与片麻岩》,介绍的是沃尔斯温泉洗浴中心,在verycd上有一部纪录片《瓦尔斯温泉 – 永恒的春天》就是介绍这个著名的建筑,城市笔记人的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卒姆托对石头从认识到使用,或许给我们对材料的认识会有所启发,有所启发并不一定是指马上学到什么,而是一种熏陶,这也是我读城市笔记人的文章的一种感受。